
觀察孩子我還算拿手,觀察老師我也常常做,因為這會使我看到很多好的或壞的習慣與優缺點,好的我可以馬上將他學習並轉化,壞的我會馬上省視一下自己,千萬別犯同樣的錯誤!但很久沒有機會觀察我身邊最近的一位老師「泡泡老師」!
很多以前的同事都說我對我妹妹太嚴格了,以前在別的教室一起共事過,我對他嚴格是希望他能表現的更好,別讓我的爸爸媽媽失望!也是因為身為哥哥,更希望照顧她讓她有更好的表現!所以我承認我嚴格了點!也因為這樣的嚴格,我見到了泡泡老師的成長!
經歷大大小小的美術班、幼稚園、安親班與托兒所等!每家的理念與規劃當然都是深思熟慮、引經據典的教育經,但真正能做到放下而不重視孩子畫面呈現的美感屈指可數,進到教室,有
中班起的孩子,圖像已漸有大人的符號與社會化的概念,大人們開始期望孩子會畫些什麼,畫些大人知道的東西,溝通漸入佳境的孩子,能在老師的「說服」下出現大人喜愛看到的畫面圖像,而探索小小班階段的孩子,卻總是出現極大的不可預期性,那不可預期卻會讓重視圖像的老師無所示從,還記得上沒幾次課的泡泡老師總是垂頭喪氣的跟我抱怨,我只好慢慢的引導她,「在關注孩子的認知與角度的改變後,將會使你發現孩子更寬廣的世界!」沒多久,我見到泡泡老師笑了,她笑著跟我分享孩子今天的狀況與表現,我知道她也見到孩子「最真的笑」。
2006/10/31 可樂老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