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觀察孩子我還算拿手,觀察老師我也常常做,因為這會使我看到很多好的或壞的習慣與優缺點,好的我可以馬上將他學習並轉化,壞的我會馬上省視一下自己,千萬別犯同樣的錯誤!但很久沒有機會觀察我身邊最近的一位老師「泡泡老師」!

   很多以前的同事都說我對我妹妹太嚴格了,以前在別的教室一起共事過,我對他嚴格是希望他能表現的更好,別讓我的爸爸媽媽失望!也是因為身為哥哥,更希望照顧她讓她有更好的表現!所以我承認我嚴格了點!也因為這樣的嚴格,我見到了泡泡老師的成長!



    

經歷大大小小的美術班、幼稚園、安親班與托兒所等!每家的理念與規劃當然都是深思熟慮、引經據典的教育經,但真正能做到放下而不重視孩子畫面呈現的美感屈指可數,進到教室,有那幾位老師能真正的了解與做到創辦人的理念,並達到讓孩子真正的創作!最近我看到了泡泡老師的改變,還記得剛被我招回豆采龍教室幫忙的她,總是對我說一句「妳的孩子怎麼都畫成這樣,以前的我們不是這樣要求的!」我卻總是反問她「那要畫成怎樣才叫做漂亮」,心理的預設就是一個阻礙孩子發展的絆腳石,就這樣你一言我一句的,到最後還會因此爭吵起來!不過,因為這樣!我在她進豆采龍教室的那一刻,我有計畫的要求她從我研究與整理的教學系統最初階段開始!從發現探索小小班開始(其實我最初的規劃是從0歲開始以及1歲半的親子課程規劃,並延伸至國小六年級。二階規劃是從國中到高中的引導與技巧傳遞,三階希望開發銀髮族的美術之旅,現階段能力有限,只有從自己的父母著手!目前坊間尚無這樣的完整相關教室。)讓她從「愛心」開始磨起。




   

中班起的孩子,圖像已漸有大人的符號與社會化的概念,大人們開始期望孩子會畫些什麼,畫些大人知道的東西,溝通漸入佳境的孩子,能在老師的「說服」下出現大人喜愛看到的畫面圖像,而探索小小班階段的孩子,卻總是出現極大的不可預期性,那不可預期卻會讓重視圖像的老師無所示從,還記得上沒幾次課的泡泡老師總是垂頭喪氣的跟我抱怨,我只好慢慢的引導她,「在關注孩子的認知與角度的改變後,將會使你發現孩子更寬廣的世界!」沒多久,我見到泡泡老師笑了,她笑著跟我分享孩子今天的狀況與表現,我知道她也見到孩子「最真的笑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6/10/31    可樂老師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張可樂 的頭像
    張可樂

    可樂喔伊喔

    張可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